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中共中央
3
起源 解读 龚
4
赵紫阳
5
妈 分享 回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中共中央
3
起源 解读 龚
4
赵紫阳
5
妈 分享 回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市管干部“龚书记”免职迷局
近视的孩子有救了!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,不手术,扫码进群即可了解!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2025.1.1起,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附下载链接)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,总共四句,两个问句,却说透了一个哲理
请您关注➤
古诗词文欣赏
2021-07-31
收录于话题
#苏轼诗词散文朗诵、赏析
441个
古诗词文欣赏
品读古典诗词
畅享诗意人生
每日经典
聆听最美好声音
小时候,我们读诗词,感觉朗朗上口。
从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
到
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
。
后来,我们知道,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,赋予了诗词音乐美,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,会觉得十分顺口。
可是,有一些诗词却不那么“顺口”,有点难读,苏轼的《琴诗》就是这样一首“难读”的诗。
《琴诗》
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
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
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,隐娘初读时,颇有些拗口。这首诗到底讲了什么,隐娘试着翻译下:
如果说琴声发自琴,那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中,它不会发声呢?如果说声音来自手指,那为什么大家不就在手指上听声音呢?
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:
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,单靠指头也不行,必须要人和琴的配合才行。
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。
此诗,以琴和手指举例,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,寓答于问,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,需要手和琴和相互配合。
这就启迪人们:
任何事业的成功,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,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,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,写得天真活泼,机趣横生。
苏轼真是善于用诗来讲道理,他所用的意象也简单明了,却能让人秒懂。
探究声音和物品互相作用的,唐代诗人韦应物早在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》中就有描写:
水性自云静,石中本无声;
如何两相激,雷转空山惊?
水本身是安静的,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。为什么它们两相冲击后,就发出雷鸣般的声音。
韦应物困惑于这种自然现象,其实,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感悟呢?
人的心灵本是没有喜悦和悲伤的,在碰到外物或事情相激时,会产生悲伤或喜悦的情感,这又是为什么呢?
人生,如果真能如书中所说,心静而不起波澜,就真是得道成仙了。
韦应物此诗是一首禅意诗,苏东坡这首又何尝不是呢?
在与《彦正判官书》中,苏轼曾说,这首《琴诗》是听别人弹琴时有感而作,并自认此诗为偈。偈,意为佛经中的唱词。
佛经《楞严经》云:
譬如琴瑟、箜篌、琵琶,虽有妙音,若无妙指,终不能发,汝与众生亦复如是。
隐娘读苏轼的这首诗时,感觉这不像诗,准确地说,不像唐诗那么诗意,那么美,整篇都是议论。
而这,正是唐诗与宋诗的区别。
唐诗感性,宋诗理性。
宋代诗评家严羽在《沧浪诗话》中说:
近代诸公,乃作奇特解会,遂以文字为诗,以才学为诗,以议论为诗。
我们以前聊宋诗的时候,也提到说,宋诗重说理,宋诗往往把散文的章法,句法引入诗中,结构手段,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。
近代学者陈衍也提出这个观点:
宋诗是“学人之诗”。
意思是说,宋代诗人学养丰富,写诗的多是学者,学者理性、理智的东西太强了,就会抹杀掉一些诗意的东西。
我们试着举例:
唐诗:
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宋诗:
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总之,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,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;
唐诗诗味较浓,宋诗诗味较淡,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、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。
读了苏轼这首诗,你有什么感悟呢?
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必删。
您看此文用
分
秒,转发只需1秒哦~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